11月29日,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承办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综合效益和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策略研究》课题项目论证会在我校汇贤大厦C座401会议室召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高教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秘书长胡征宇出席并讲话,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等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分管后勤领导、后勤总经理及有关专家参加。会议由我校校长助理兼后勤集团总经理黎玖高主持。
朱宝铜处长首先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做了介绍。他说,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走过10个年头,这10年正是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10年,高校后勤改革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改革,后勤建设速度空前提高,有效支撑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需求;后勤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发生了根本改观,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总结10年后勤改革的成绩、经验及教训很有必要,让各级领导、全社会、甚至后勤人充分认识改革成果的同时,也坚定改革的信心,增强改革的干劲,为进一步推进新型高效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指明方向、规划路径、明确任务。
叶之红副秘书长就课题论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她指出,除了课题本身具有的时代背景外,它也列入了高教学会承担的国家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十年跨越发展改革成效经验的纪实研究》的子课题,研究意义重大。随后,她主要就如何做好后勤改革成果总结提出三方面看法:一是要找准问题,摆出成果亮点,如:硬件设施改善、突破性实例、后勤质量衡量标准、中介组织建设、后勤队伍素质提高等;二是要用对方法,采用纪实研究,用事实说话,从史料搜集、大事记整理、访谈搜集、典型案例对比、数据搜集着手,突破研究范式;三是组织保障,充分动员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或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的实践者,将他们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表述出来。叶之红副秘书长的发言为本次课题研究明确了方法论。
在论证会交流讨论阶段,与会人员围绕课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团队、成果形式、工作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讨论。苏州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韦曙和提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需要具有更高能力的市场保障主体,而主体的培育一方面可以通过后勤自身转型,一方面可以通过农校对接等方式,这使与会人员受到了启发,拓宽了思路。
会议最后,主持人黎玖高总经理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这个课题是所有后勤人的事情,也是教育部的动意,一定要各司其责,将其做好,做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汇报材料;各个高校代表不同的改革典型,各大专业部代表不同的行业特点,要分别将亮点摆出来,形成分报告。与会代表表示,将竭尽全力,按照课题安排做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综合效益和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策略研究》。